(资料图片)
人民网北京3月18日电 (黄盛)据中国人民银行(以下简称“人民银行”)消息,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,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,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,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.25个百分点(不含已执行5%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)。本次下调后,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.6%。
对此,多位行业人士向人民网财经表示,人民银行通过降准这一结构性工具,意在引导金融机构用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,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,尤其是薄弱环节和重点新兴领域,激发微观主体活力,促进消费和内需加快恢复平衡。
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向人民网财经表示,此次降准意在进一步稳固经济恢复势头,提振信心。今年货币政策要求精准有力,全国两会后就实施降准,一方面体现政策的“有力”,另一方面在一季度尽早发力,有利于经济开好局起好步,稳固年初以来的良好恢复势头,改善预期提振信心。此外,降准还可以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,提供长期流动性,降低社会融资成本。
“目前中小银行面临息差收窄、贷款增速下降、资产质量承压等问题,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,增厚利润,提高消化不良贷款和抗风险能力。”伍超明说,降准还有利于维护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,有利于满足房企和居民的合理融资需求。
事实上,人民银行此次降准并非意料之外。2023年3月3日,在国新办举行的“权威部门话开局”新闻发布会上,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谈到降准时表示,目前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变量处于比较合适的水平,实际利率水平也比较合适,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,支持实体经济,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,使整个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。
Wind数据显示,3月13日到3月17日五个工作日之间,人民银行共开展481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(MLF)和46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,因本周共有2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(MLF)和3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,当周实现净投放7120亿元,进一步引发市场对实施降准可能性的关注。
中信证券认为,2023年以来资金利率中枢回升、资金利率波动加大,核心原因是信贷需求回暖消耗较多超储,流动性水位下降。近期人民银行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降准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有效,因而市场对3月降准存在一定的预期。如果经济偏弱,人民银行则会通过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;如果经济偏强,则通过MLF补充流动性。如果年内后续经济持续强劲修复,MLF超额续作或是常态,触发降准或许需要更多基本面走弱的因素。
也有业内人士向人民网财经表示,人民银行降准通常是为了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或者是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,以对冲流动性波动,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。就当下而言,宽信用需具备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,金融机构需要长期稳定的负债来源,降准是有效的操作方式。
关注公众号:人民网财经